时间:2024-01-04 来源:韦博体育app下载
2022年虎年除夕央视春晚,一幅《千里江山图》,一舞《只此青绿》,成为整台节目的爆点。大年初一,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杭州站开票仅7分钟就售罄。其实,自2021年8月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次“展卷”以来,该剧已在16个城市演出50余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日前,“青绿千载,山河无垠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专家研讨会”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举行。与会的业内专家、热心观众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这部仍在演出中不断打磨完善的作品,是从高原不断攀向高峰的实力之作。
研讨会上,总编导周莉亚介绍了该剧创作和演出的情况。她坦言,5个月的创作排练过程,对于创作团队来说,压力最大的是如何用舞蹈表现《千里江山图》的深厚底蕴。从首演到巡演的过程中,创作人员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为人民而舞,不断收集观众的评论和反馈,做修改和调整。“《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周莉亚说。
总编导韩真代表主创团队对集团领导、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观众代表的鼓励表示感谢。她表示,该剧的创作离不开师友的帮助,主创团队会认真听取、思考大家的评析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使《只此青绿》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舞美设计高广健就《只此青绿》舞美设计和舞台装置的创作历程、技术难度和创新突破进行了分享。据他透露,《只此青绿》地面装置为4圈转台,外围三层转台最大直径分别是13.2米、10.04米、7.6米,每圈宽度1.4米,中心圆直径1.8米,在电机驱动下时而同向旋转,时而逆向旋转,时而交错,形成一直在变化的舞台空间;空中装置最大直径为10.06米,在3圈同心圆的铝合金桁架上,由18台电机带动3块“画卷”弧形板自由滑行、升降起落;同时空中装置上还安装了55支电脑灯,重量为1980公斤,加上装置自重达3480公斤,需要10个电动葫芦吊装在剧场建筑顶部。空中、地面两组装置电脑编程分别由两位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操作。当音乐响起,画卷缓缓展开空中34个,地面38个,共72个CUE点变化,在2个小时的演出中始终与舞者保持紧密配合,定位精准,误差在2厘米之内。舞者与画卷高度交融,成为此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以往剧目舞美创作使用技术方法数量与难度的历史纪录。高广健表示:“有幸作为《只此青绿》的众工匠之一,非常荣幸。通过一次面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诚意创作,能够唤起观众强烈的文化自信,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深感自豪。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何以工匠精神,将心注入,用勇气和执着面对每一次创作。”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只此青绿》的成功不只体现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和舞蹈技巧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对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冯双白指出,《只此青绿》对于中国当代舞蹈和当代舞剧创作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他表示,该剧具有“静雅”的独特之美,剧中舞台地面和空中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交错运动为“静雅”之美提供了先决的条件。正是因为有了旋转运动,让舞蹈有了一些限制,而两位编导把这样的限制巧妙化作了该剧身体语言的独特之美。此外,展卷人的设计和时空穿越令人非常感动,经过一轮的演出,扮演展卷人和王希孟的两位演员演技更加纯熟,做到了“形神合一”。“在这个时代的风潮里,舞蹈艺术该给出怎样的回应?我认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以《只此青绿》做出了非常明确而响亮的回答。”冯双白激动地说。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充分肯定该剧中“人民”“工匠”的价值取向、复调式的叙事方式、“以多维空间换时间”的巧妙空间设计以及叙事节奏的把握。他表示,《只此青绿》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示范之作,是中国意象化叙事体系的现代版,彰显了东方美学的浪漫主义精神。该剧从叙事到每个舞段的命名、每段诗词都是原创,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原创性的中国剧目登上世界的舞台。“《只此青绿》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作品。如果我们试图创造艺术的高峰,并以此获得世界性的尊重,那就必须从原创作品开始。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正如许思园先生所说:中华民族必须恢复其固有艺术之境界,否则精神上不能自立,前途殆不忍言。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原点开始当代性创作,是历史的召唤,也是现实的使命。因此,我们应该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来评价《只此青绿》的原创价值。”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于平看来,5个月50余场演出,已经让《只此青绿》从最初的现象级舞台剧作品,具有了示范性意义。该剧古色古香、绘形绘影、多姿多彩、有意有境、至情至性,成功表现了以形求神的具象意识,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识,通中求变的升华意识和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其中,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具体体现为:第一,编导有着对艺术创造的精诚,这才能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第二,编导有着对艺术表现手段的精熟,这才会有熟能生巧,巧能升华;第三,编导在作品中,构思精巧,用语精练,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第四,在作品的整体性和形象的意指性来看,还体现出精当和精深的特点。”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从古典舞蹈创作和周莉亚、韩真的成长两方面进行了阐释,并谈及该剧对于舞蹈表演人才培养和文艺传播的启示。“周莉亚和韩真这两位艺术家的成长空间和这个作品融为一体。作品的选材概念和想法在她们心里酝酿了很长时间,像一粒种子从心里生长出来,达到了一种通透。这种通透是慢慢积累起来的,随着经验的增长,拓展出创作的空间。《只此青绿》中,两位编导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与自信。”许锐坦言,《只此青绿》能够成为现象级作品,无论是从舞蹈创作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建构,都带来很多启示。“进入新时代,艺术发展和中国的整体发展是同步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的支撑和存在。”许锐说。
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张萍认为,《只此青绿》实现了“深度的视觉化原则”,整个舞剧创作都有重要的创作理论支撑。该剧形成了舞台成像的新的技术理论,强调以视觉为主导的观看的连续性,赋予舞剧艺术语言一个新的结构逻辑。这是融于舞蹈本体,或者说是完美融合的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艺术要美且真。《只此青绿》的真来自于舞剧触发了伟大人类生命情感的开关,并具有了某种崇高气象。如何用舞剧的方式打开一幅画作,主创启用了多层叙述视角,展卷人的、王希孟的主观世界一层层打开,形成一个多层诗意想象,故此画作渐隐,反倒是背后的篆刻人、织卷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依次浮现,一切变得水到渠成,人类文化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徐徐展开的不再是文物自身,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张萍说。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从挖掘文物价值,阐释千里山河;创新艺术表现,重构千年对话;协力文化传承,牵动千万观众3个角度进行阐述。他认为,该剧基于对文物价值和历史背景的深入研究,深刻阐发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人文情怀,并深切关联当今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有益实践,是舞蹈家立足传统、心系人民、全情创作的优秀作品,也是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传承发展的崭新范例。“近年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创排了一系列优秀剧目,积极讲述文物故事、中国故事。《千里江山图》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远隔千里、千年却又近在咫尺、眼前,始终在千万观众心中,从未消散。”金瑞国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臧小戈以“《只此青绿》中的非遗与文化传承”为题,从该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承袭和传承3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她认为,《只此青绿》以今人视角切入,溯源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观众跟随展卷人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引领观众开启沉浸式“赏画”体验。“演出自然而然埋下故宫研究人员研究修复古代器物的伏笔,使观众从思想世界走入凡尘、走进当下,揭示出大匠造物物以致用智慧的古今传承。把人王希孟与物《千里江山图》放置于手艺人、展卷人以及舞者穿插的虚幻而又现实的空间当中进行礼赞,将造物这一恒久的国计民生,与王希孟的创作、人生、理想结合起来,以不同手工艺人的身份、功能形态的量化提升至社会、人生以及当下诘问,使观众了然,身处历史宏观进程中,致敬经典不仅是单纯引入后世的赞赏和推崇,更多要看到它所处时代的思想与信仰,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当下社会价值判断及思想流向。”臧小戈说。
“作品如诗如画,出彩出新。”《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该剧极具东方特性和东方文化精神,精品化意识和传播意识强,舞蹈本体意识强,剧中舞蹈语汇的创新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宋代文化生活的想象,画面感十分强烈。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赵忱认为,《只此青绿》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作品。它不仅用艺术的方式舞绘千里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蕴。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首席记者王润认为,在《只此青绿》的舞台上,虽然“青绿”是最为浓墨重彩的颜色,却“不止青绿”。各种迷人优雅的中国古典色彩,让人徜徉在具有鲜明流变性和浓郁文化气息的宋代美学和中国传统意趣之中。而正是这些不同气质的色彩和工艺,最终凝成了独具一格、让人“一眼万年”的青绿,达到了中国绘画的巅峰,也在舞台上共同构成了层峦叠嶂、更具厚重深意的“千里江山”。
作为首轮演出承接方之一,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何鹰对该剧的前期宣传手段、销售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说:“《只此青绿》每日的销售额都保持着稳中有升的态势,最终票房闯过了300万元大关,成为剧院今年票房最好的项目之一。这再次证明了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叫好,更会叫座! ”
艺术学博士、中国歌剧舞剧院剧目创作部编剧谷依曼从《只此青绿》中看到了不一样的“态度”:对待审美的态度极致甚至苛刻;关于探索的态度谨慎而又大胆;对待中国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态度浓烈且深沉。
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广告分公司职员戚筝说:“《只此青绿》是我看过最燃的舞剧。虽然青绿色的优雅可能与燃这个字不太相称,但作为观众,整场看完只觉得酣畅淋漓,一抹淡黄、一片青绿直入心底。”
“我在看完舞剧之后,还买了《千里江山图》的绘本和学术作品来阅读,结合剧的内容,更可以感觉到画卷的美感。相信像我这样因为被作品打动,愿意去了解更多相关文化的观众并不在少数。” 挖金矿科考小组戏剧博主说。
“作为电影摄影师,我们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将画面空间展现得更为立体真实,让观众有临场感。在看到《只此青绿》之前,我对舞剧如何展现一幅传世名画非常好奇。令人欣喜的是,与许多舞台剧追求电影感不同,《只此青绿》把东方美学带进了剧场,以最恰如其分的手法,展现了《千里江山图》的美和其特有的画外空间。”只此青绿bot戏剧博主说。
据帝都戏剧bot博主介绍,2021年2月,虽然他们在微博上发布的《只此青绿》演出资讯没有一点图片、视频,仍获得了将近7万的阅读量;8月,该剧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帝都戏剧bot收到了将近30篇剧评,均是正向评价;11月发布的2022年1月该剧在天桥艺术中心演出的开票预告微博,获得了近10万的阅读量;2021年度观剧总结活动中,几乎所有网友都将《只此青绿》列为推荐剧目。
另一位自媒体博主舞剧bot博主也谈到,《只此青绿》首轮16站演出,他共收到178篇反馈,是同期同规模舞剧反馈的1.5倍至2倍。“没有一篇反馈说看不懂、不理解。大家在观剧过程中都深深地折服于青绿的雄浑孤绝、王希孟的呕心沥血、展卷人的夙兴夜寐,还有古今人物跨越千年的交映。实际上这些观众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的性别,但当他们走进剧场,他们感受到的是同样的感情,他们心目中沐浴的是同一轮朗照千年的明月。”
研讨会最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对《只此青绿》的创作进行了全面有效的研讨,是一场思想的、智慧的、学术的盛宴。“集团在《只此青绿》的创作中把握了四点: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之作,二是坚定文化自信之作,三是艺术创新之作,四是勇攀高峰之作。今后,集团将继续支持主创团队,确实把这个作品打造好,使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汇聚到中华文化建设的洪流中。”景小勇说。